工业设计专业

2023-04-03   发布人:

一、专业历史与背景

工业专业创建于2012年,是将机械电子、智能交互技术、心理学、人文和艺术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设计类专业。202212月,由于教育部学科专业目录调整,学校将设计类学科、专业进行整合,本专业由工学院调整到新组建的“77779193永利官网”。

本专业立足“新工科”,把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工业设计人才大量需求的新契机,以工程创新和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应用需求为导向,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综合设计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品”和“质”,提高其附加值和竞争力,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

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四个年级,5个班,每届招生数量30人左右。

二、培养目标与特色

工业设计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人文、艺术素养,掌握必备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开阔的国际视野、良好的沟通能力、敏锐的技术创新洞察力、领先的审美判断、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设计实现能力,掌握相应的创新思维、表达、沟通和项目管理技能,能够从事设计研发、项目管理、推动设计行业发展、承担设计创新教育,以及相关科研工作,具备自主创业能力,适应我国数字、智能制造产业、机器人以及交通工具设计等领域建设所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应用型工业设计专门人才。

浙江师范大学工业设计专业地处浙江中部,浙中区域经济板块丰富,是义乌小商品、永康五金,金华市区机电、交通工具及东阳家具等产业的集群地。因此,在产学研校企合作及学生就业上,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大量的校企合作项目能有效促进工业设计教学实践,促进了学生设计能力的提升,同时也带动了自身设计能力持续进步。设计能力是制造业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创新有效地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与地方产业的快速发展。

本专业融合了77779193永利官网的设计学和工学院的工科优势专业方向、实践平台,依托区域优势,形成“以设计能力为本,夯实专业基础、强化实践应用能力、促进设计与创新能力及跨专业协作能力”的办学优势与特色。强调设计项目和实践环节,围绕未来数智化产品的科技发展、用户使用语境和社会创新服务模式,探讨人与科技的关系,创造未来智能生活新场景。


三、教学条件与平台

工业设计专业现有专任教师6人,跨专业教师5人,包括教授1人,副教授1人,博士5人,在读博士3人;并以“科研究心”形式组建了跨专业团队,学生培养过程可实现全学院师资共享,在课程教学及考核、实践项目、学科竞赛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均以团队的形式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综合培养。

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有《设计表现技法》《设计构成与造型》《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基础》《产品功能与结构设计》《设计材料与工艺》《工业设计史》《创造力心理学》《人因工程学》《可用性工程》《智能交互设计》《智能家居设计》《模型制作与3D打印》等。

专业实践教学有数智创意设计实验教学中心(省级重点)、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生态设计领域)浙师大分院、产品创新与产业研究中心、设计理论与策划研究中心、浙江师范大学轨道交通、智能制造及现代物流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浙江师范大学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技术及装备研发协同创新中心、金华市智能制造研究院、金华市工业设计中心等研究机构和平台作重要支撑,配有3D打印机、精雕机、激光切割机等模型加工设备,三维扫描仪、专业电脑、彩色激光打印机等数码设备,脑电仪、眼动仪等神经美学与交互体验设备,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智能设备。

四、就业前景与校友

工业设计专业毕业生可进入大型企事业单位、互联网大厂、设计研究机构、专业设计公司等,从事产品设计、服务设计、界面设计、交互设计的设计实践、设计管理、设计研究等工作,以及到大中专院校、初高中学校、教育培训等机构从事设计教育工作。就业立足于浙中地区,辐射全国的智能家居产品、工业机器人、交通工具、机电五金等行业的产品设计师、交互设计师、项目策划师、产品经理、创新创业教师等岗位。


【优秀校友】

姓名:嵇柔(2012级本科)

职务:市场产品经理

单位: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姓名:张婷圆(2012级本科)

职务:体验设计师

单位:阿里巴巴有限公司





姓名:张云芳(2014级本科)

职务:设计主管

单位:品物(上海)设计有限公司

姓名:陈雅琪(2015级本科)

职务:技术美术工程师

单位: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五、办学成果

【课程】

课程名称:《创造力心理学》

任课教师:黄珊

课程从设计角度出发、旨在培养学生创造性设计思维的理论基础课程。从驱动创造力思维引擎的思维、知识、态度、环境四个因素为学生揭开创造力的神秘面纱。带领学生一步步从理论到实践,逐渐建立良好的创造力观念和掌握创造力方法运用,从而提高解决设计与工程问题中的创新能力。















从创造力发散思维到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一种健身补剂产品系统)

课程名称:《人因工程学》

任课教师:贾晓毓

人因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环境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交叉性应用学科,课程聚焦产品可用性和感性工学,是工业工程、智能设计的重要研究领域。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从工程的角度掌握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全面了解和认识人、机、环境及其相互关系,能够从人因的角度出发对工程设计、工作安排、环境设计及现场布局等提出科学的建议和要求,为人--环境系统提供最佳方案。同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其成为高素质创新型的工业设计人才。

课程名称:《智能交互设计》

任课教师:张依婷

本课程围绕“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重点讲述智能交互设计作为工业设计的一个发展方向的应用前景及其技术要求。主要内容包括智能交互设计在物联网中的应用、语音交互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在智能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智能锁的基本概念和在智能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人脸识别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在智能产品设计中的应用。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认识以上系统的应用设计方法,掌握智能交互设计的实践技术,提高学生在智能交互设计中的视野以及软硬件交互的设计实现能力,为推动中国智能制造的发展奠定技术基础。

     


课程名称:《产品设计材料与工艺》

任课老师:杨正元

课程立足于工业设计五大常用材料:金属、塑料、木材、玻璃、陶瓷,分别介绍材料基本性质以及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常用工艺,为学生建立造型效果与生产工艺之间的联系,提升产品造型设计的灵活性和可行性。还介绍增材制造所需材料与工艺,为学生快速构建实物模型提供理论知识和实践机会。本课程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够根据设计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也能根据材料性能选择合适的生产工艺,还能基于工艺特点充分展现造型设计能力,达到造型、选材、生产工艺三者的融会贯通。


课程作业案例:《龙生九子玩具设计》

课程名称:《产品功能与结构设计》

任课老师:金才富

课程主要介绍机械零件及产品装配结构设计的工艺性、常用的机构原理及综合设计应用、产品功能及其实现方法,从而保证设计方案的生产可行性。通过本课程有关的理论学习和设计实践,使学生了解产品功能实现的方案、结构原理,常用的结构设计方法、工艺结构及其应用,学会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出发,运用现代设计方法,分析和合理选用常用机构及结构,以实现产品功能。能发现设计中存在的结构与制造工艺相矛盾的工程实际问题,提出工程解决方案,在造型设计阶段就能够对设计方案进行结构可行性认证,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产品开发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通过设计驱动创新,为学生掌握后续专业知识、参加设计大赛、完成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以及毕业后从事设计工作和工程项目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课程作业案例:小家电产品拆卸与结构分析

课程名称:《模型制作与3D打印》

任课老师:黄洋

《模型制作与3D打印》课程是设计类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课程,通过模型的最终展示功能,锻炼学生动手能力以及造型模仿能力。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快速成型技术对草模快速制作和方案快速推敲的重要作用,推动设计方案改进,使最终方案模型完成度达到应有的展示水平,从展示方式上的创新成为课程实施和研究的重点。





【获奖】

Healthy Singles——专为单身公寓设计的社区公共厨房(健康单身汉)》

作者:张婷圆、孙恺阳、钱剑波

 2014第四届芙蓉杯国际工业设计创新大赛国际金奖


《掘士挖掘机设计》

作者:张婷圆、郑丁斌、孟立炜  指导老师:张克华

2015 BICES中国-第三届国际工程机械及专用车辆创意设计大赛国家级三等奖


Chamber——你的家用智能洗衣机》

作者:金宇茹、王梦子  指导老师:杨正元、贺新升

2022第五届中国高校机器人创意大赛国家级一等奖



    

《民族图腾创新及文创产品设计》

作者:贾晓玮 刘淑娟  指导老师:张依婷

 2020第十三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一等奖



《果蔬先生——专注“最后一公里”的家庭式配送机器人》

作者:杨洲、黄漫茗  指导老师:黄洋

2021第四届中国高校机器人创意大赛国家级二等奖



《一饮一啄——基于少数民族饮茶文化建立的少数民族茶包装设计》

作者:牛利雪 史叶瑶  指导老师:张依婷 杨正元

 2020第十三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二等奖

《现代民族灯具设计——竹之冠》

作者:王翌凯 支振豪  指导老师:张依婷

 2020第十三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二等奖


《汉字六书——国风潮玩IP形象设计》

作者:扬洲 吴柔琴 陆盈帆  指导老师:张依婷

 2022第十五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二等奖




     

        

《五谷杂粮包装设计》

作者:倪佳慧  指导老师:张依婷

 2022第十五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二等奖

《你是我的菜——智能种菜机》

作者:郭思雨 龚红霞  指导老师:张依婷

 2022第十五届全国3D大赛数字人居设计大赛二等奖

《有字:掌上练字APP

作者:李艾峥、陈建宏、徐雨欣、张燕雯、袁琦昱  指导老师:黄珊、张依婷

 2022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三等奖


《摔检——一种位于医院摔倒检测机器人设计》

作者:钱文佳  指导教师:张克华 贾晓毓

 202215届全国三维数字化设计大赛国赛三等奖


《“元运动”— 元宇宙背景下的羽毛球陪练机器人设计》

作者:唐金玲 李从江 李万星  指导老师:张克华 贾晓毓

 202215届全国三维数字化设计大赛国赛三等奖


    

《瓶瓶都轻松》

作者:苑思瑀 李嘉琪  指导老师:贾晓毓

 2021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国赛优秀奖


Eyes-Time隐形眼镜盒》

作者:郭敏、董菁琳、刘希亮  指导老师:黄洋

 2017浙江省第九届大学生工业设计竞赛一等奖


    

《阿牙的幸福生活》

作者:彭曼、郑梦蝶 指导教师:贾晓毓

 2021浙江省大学第九届大学生广告创意设计竞赛一等奖


3in1》 作者:杨洲、叶江远、刘一粲  指导老师:黄珊、张依婷

第六届未来设计师浙江赛区一等奖


《木湿茶器 》 作者:伍思蓝、郑景文、施超凡  指导老师:黄珊、张依婷

第十二届浙江省大学生工业设计竞赛二等奖

《基于焦耳效应设计的绿色风扇》

作者:康春燕、张超意、熊丽萍 指导教师:张克华 贾晓毓

第十四届浙江省大学生工业设计竞赛三等奖




COBOT—— 针对独具女性设计的陪伴型安保机器人》

作者:李嘉琪 钱文佳 孟庆非  指导老师:贾晓毓

 2022第四届浙江省大学生智能机器人创意竞赛三等奖